故事一:
从前有个小国家来到中国,进献了三个外观完全相同的金制品,金光闪闪,让皇帝非常高兴。但这个国家行为不端正,同时提出一个问题:这三个金制品当中哪一件最为珍贵?
皇帝尝试了多种途径,找来玉器师进行查验,测量分量,审视工艺,结果完全相同。如何是好?使者还在等待启程回禀。如此泱泱华夏,难道会对这点琐事无动于衷吗?
最后,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。
皇帝邀请使者进入宫殿,老臣自信满满地手持三根干草,将其放入第一个金人的耳中,那干草随即从另一侧耳朵露出。对于第二个金人,干草直接从其口中滑落,而第三个金人,干草进入后消失在体内,毫无声息。老臣表示:第三个金人最为珍贵。使者沉默不语,认可了答案。
这个故事启示我们,贡献最大的人,往往不是最会言辞的人。上天赐予我们两只耳朵和一个嘴巴,其初衷是为了让我们更多地聆听,而非喋喋不休。懂得倾听,才是心智成熟者最核心的修养。
故事二:
陈阿土是台湾的农夫,生平未曾远行过。他积攒了数十年的积蓄,总算得以加入一个旅行团体,首次踏足海外。
国外的所有事物都显得格外新奇,尤其重要的一点是,陈阿土加入的是高档旅行团,并且能够独享一个配备齐全的房间,这一情况令他感到十分奇妙。
清晨,有位工作人员敲门送上早餐,他十分洪亮地喊道:先生,早上好!
陈阿土停住了脚步。这究竟是什么用意?在他生长的地方,通常陌生人碰面时会询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:“我叫陈阿土!”
接连三天,都是那个服务人员来敲房门,每天他都会高声喊话,称呼对方为“早上好先生”,而陈阿土也总是响亮地回应,表明自己的名字是陈阿土。
他十分恼火,那个服务员实在太马虎了,总是询问他的名字,告知后却又遗忘,让他非常困扰。最终他无法忍受,向导游询问“GOODMORNINGSIR!”的含义,导游解释后,他惊呆了,感觉非常羞愧。
陈阿土把“GOODMORNINGSIR!”这个词反反复复地练习,目的是为了能够有尊严地回应服务生。
又一个清晨,服务人员像往常那样前来叩门,门甫一开启,陈阿土便高声喊出:“老爷,早上好!”
与此同时,服务生叫的是:“我是陈阿土!”
这个故事说明,人类彼此互动,多数时候是意志与意志的比拼。要么你左右他,要么他左右你,若想获得成就,必须增强自身能力,唯有能力出众者,方能成为顶尖人物。
故事三:
十一.有三位囚犯即将服刑三年,监狱主管向他们分别提出一个请求。
美国人爱抽雪茄,要了三箱雪茄。
法国人最浪漫,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。
而犹太人说,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。
三年的时间过去了,率先跑出来的那个人是美国人,嘴里和鼻孔里都塞满了香烟,大声呼喊道:“需要火,需要火!”他竟然忘记了要火。
随后走出一位法国人,他怀中抱着一个婴孩,那位容貌出众的女士手里牵着另一个婴孩,她的腹中亦孕育着第三胎。
最后露面的是犹太人,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,说:这三年里,我天天跟外界有联系,我的生意非但没受影响,还增长了200%,为了表达谢意,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!
这个故事启示我们,个人的抉择塑造其人生轨迹。当下的生活状况源于三年前的决定,而此刻的决断则影响着三年后的境遇。我们应该主动涉猎前沿资讯,洞察新兴动向,以此助力构建更美好的未来。
故事四:
见过寺庙的人都能明白,刚踏入寺门,便可见弥勒神像,面带笑容地欢迎香客,而在其北方,则有黑脸黑口的韦陀神将。据传说,在远古时期,他们并非同处一座庙宇,而是各自负责不同的殿堂。弥勒神像生性开朗,吸引众多信众前来,但他漫不经心,做事马虎,账目管理混乱,导致庙里总是入不敷出。韦陀虽然擅长管理账目,但整天脸色阴沉,态度过于严厉,导致前来的人越来越少,最终香火逐渐冷清。佛祖在考察香火情况时发现了这个情况,于是将他们两人安排在同一个寺庙,让弥乐佛负责接待宾客,热情欢迎各方香客,因此寺庙的香火变得旺盛起来。而韦陀公正无私,对钱财一丝不苟,就让他负责财务工作,严密控制支出。在两人的配合协作下,寺庙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在那些善于识人的高人看来,没有毫无价值的人,就像技艺精湛的拳师,不需要锋利的兵器,随手折断的花枝树叶也能伤及他人,这其中的奥妙全在于运用方法。
故事五:
有个人去购买鹦鹉,遇见一只鹦鹉旁边挂着牌子,上面写着,这种鹦鹉能够掌握两种语言,标价是二百块钱。
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:此鹦鹉会四门语言,售价四百元。
该选哪个好呢?两只都皮毛亮丽,十分活泼讨人喜欢。这个人转来转去,难以决断。
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,毛色暗淡散乱,标价八百元。
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: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?
店主说:不。
这人奇怪了:那为什么又老又丑,又没有能力,会值这个数呢?
店主回答: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。
这个故事启示我们,一个人的价值,并非取决于自身实力的高低,关键在于掌握信任的艺术,领悟授权的智慧,懂得珍惜他人的付出,这样便能汇聚起超过自身能力的集体力量,进而实现个人境界的飞跃。
许多才干出众的人却常因过分追求完美,凡事都要亲自处理,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,结果往往只能胜任技术攻关人员或销售代表的工作,难以成为真正的杰出人才。
故事六:
在合资企业担任普通职员,感觉自己的远大志向未能得到领导的认可,时常思忖,倘若某天能够面见老板,就有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了!
A的同事C,同样有这个念头,他接着又去打探领导每天出入的时段,推算出领导大概会经过电梯的时间,他就在那个时刻等电梯,期望能碰到领导,找机会跟对方说句话。
他的同事C表现更为突出。他全面掌握了老总的成长经历,查明了老总就读的学校,为人处世的方式,所关注的核心议题,构思了几个平实却意味深长的问候语,在适宜的时机进入电梯,与老总有过几次接触之后,终于有一次获得了与老总深入交谈的机会,没过多久便成功晋升到更优越的岗位。
愚蠢者常常错失良机,聪明人总是善于把握时机,卓越者更能主动开创时机。真正的机遇只垂青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,而所谓的准备,绝非一句空谈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