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。”
这是《哪吒》系列影片里申公豹说的话,却让所有上班族都感到特别共鸣。完全没料到,动画片里的反面人物,竟然让很多人哭着说“简直就是我本人”。
申公豹属于妖族,这决定了无论他多么努力,都难以成为“十二金仙”中的一员,现实中的我们,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,学历背景往往成为一道门槛,年龄限制常常构成一道障碍,性别歧视又常常成为一道壁垒,这些无形的标准,如同朱砂笔留下的印记,轻易地就将许多人排除在外。
有网民自嘲,自己虽然毕业于名校,却只是凭借应试能力,在知名企业任职三年仍如同普通职员,上司直言其“资质平平”。更令人沮丧的是,有人竭力积累诸多成功案例,而某些特权阶层却能轻易拿出大量资源——这难道是努力就能获得回报?显然是“出身背景”左右了人生际遇!
2. 无效努力:打工人都是“炼丹炉里的燃料”
申公豹替南极仙翁炮制丹药耗费了百年的光阴,最终炼成的成果却被上级据为己有;现实生活中,有多少人通宵达旦地构思的方案,到了第二天就变成了领导的主张?一位程序员愤愤不平地抱怨:“我亲手编写的程序被总监用来在会议上展示,他因此平步青云,连署名的机会都不给我。”
更离奇的是,工作场所中即便是“勤奋”也变成了圈套。有人连续工作到996导致头发脱落,却遭到指责“工作成效不佳”;有人凌晨四点修改演示文稿,上司却评论“工作意愿值得肯定,工作能力却欠缺”。申公豹那句“历经千年修行不如选择出生门路”,简直道尽了职场人的辛酸苦楚!
3. 身份撕裂:一边装“成功人士”,一边吃泡面
申公豹在天庭备受冷落,回到故乡却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。这种情况与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相似:租住在狭小的空间里,却仍要寄钱回家修缮祖先的牌位;在社交平台上展示光鲜亮丽的生活,实际上连生病都不敢轻易面对。
网友@职场小透明表示,过年回家,亲戚打趣他“年薪百万了吧”,他只能尴尬地默认,随即又埋头吃馒头,还得忙着还房贷。这种矛盾的心情,让人变得如同“两面派”——外表看起来体面,内心却满是窟窿。
4. 道德困境:脏活我干,黑锅我背
申公豹不得不去完成消灭妖怪的工作,但是他不肯服用用本族血肉炼制的丹药,这种情况非常像现实生活中的打工者,他们清楚项目存在问题,却为了保住工作,只能勉强去执行任务。
有位销售职员私下表达看法:上司要求向客户提供好处费,若拒绝执行就要被扣除业绩。接受请求后,又因自感行为不妥而内心不安。工作环境中,不存在非黑即白的人物划分,本质上是一场在维持生计与坚守原则之间的反复权衡。
5. 反抗无用?不!至少我们可以“掀桌子”
某些人认为,申公豹的堕落堪称“职场生涯的终极不幸”——他对抗天意,却依然被规矩束缚。现实生活中,大批年轻人开始“摔掉饭碗”:拒绝额外工作、斥责精神控制、以辞职反抗超长工时……
如同网友@反卷战士所言,根深蒂固的偏见难以撼动,不过本人选择迂回前行,在离职投身自媒体行业之后,先前那些以学历为由瞧不起我的人,如今纷纷以请教者的姿态称呼我为导师。
申公豹的台词之所以广为流传,是因为它揭露了职场最残酷的现实:存在偏见,遭受压榨,充斥虚伪——这些我们时常遭遇的苦楚,终于由一个动画角色宣之于口。
然而应当记住,申公豹最终朝天空放声大笑,声称那些闲言碎语对我毫无办法,这大概就是成年人最需要领悟的处世道理:明白游戏规则,却不必顺从;承受心酸苦楚,却不能忘却初衷。
你经历过哪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你感到窒息?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经历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