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及陈平,此人在当代若能生存,或可仅凭口才便在协商场合如鱼得水——然而在汉初那个时代,他这般才能并未被埋没,毕竟他从一位几乎无法娶妻的贫困青年,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在刘邦、吕后注视下游刃有余的政治“不倒翁”。
陈平年轻时候,生活相当困难。家中田地稀少,他却不喜欢从事农业劳动,专门研究些旁门左道,同乡们常讥讽他荒唐无度,说他“外表堂堂,内里全是空谈”。尤其令人发愁的是婚姻大事,富裕人家嫌弃他贫穷,贫穷人家他又看不上眼,眼看就要成为单身汉,他却偏偏看中了一个当地有“克夫”恶名的富家女子。
那个姑娘先后嫁了五个丈夫,每个丈夫都未能长久存活,因此没有人敢再向她求婚。陈平却认为“时机到了”,便通过他人出面提亲。女方家庭也心存疑虑,派遣一名随从去打探陈平家的经济状况,发现他家虽然门庭冷落,但门口却有许多车马经过的痕迹——这是因为陈平经常与一些有地位的人交往,这些人愿意到他家做客。女方父亲一拍大腿,感叹道:“这个年轻人虽然看似贫穷,却有着与贵人结缘的福气!”于是决定将女儿嫁给他。陈平借助妻子家的经济支持,总算摆脱了贫困的称号,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。
天下随后陷入动荡,陈平意图寻得一位能助其成就事业的领导者,他先是投靠了魏王,却见魏王不纳忠言,偏信谗佞之徒,于是迅速离开;接着又投效项羽,项羽虽勇武过人,却思维简单,陈平献上几条灵活应变的计策,他却全然听不进去,甚至因琐事险些怪罪陈平;陈平思忖后认定:“这两位领导者皆非能开创伟业之人。”遂转而投奔了刘邦。
刘邦初次见到陈平,便觉得此人机巧,旁边有人暗中诋毁,称他“变动不定,且贪图财物”。陈平却毫不畏惧,坦率地告知刘邦:“我前来归附您,是为了有所作为。倘若您认为我有所价值,就请留下;若觉得我无益,我即刻离开,所收受的财物将原样奉还。”刘邦听后,反而认为他为人坦诚——当今之世,敢于直言自己“为事而来”的,远比那些故作高洁的人值得信赖。
陈平随后施展了许多计谋,刘邦被困荥阳时十分焦躁,陈平便建议他稳住阵脚,设法离间项羽。他在楚军中暗中传播流言,声称项羽麾下将领钟离眜有意投奔汉军,又趁项羽使者到访之机,先盛情款待,见到使者后又假装认错,误以为对方是范增派来的,随即更换成简陋的饮食招待。使者转述回去,项羽多疑,果然疏远范增,没过多久范增怒而离职,途中就病逝了——陈平这个离间计,用得比表演喜剧还巧妙。
刘邦离世后,吕后开始执政,朝廷内气氛严肃,许多元老重臣都担忧受到吕后的处置,陈平却表现得十分镇定,吕后向他询问是否可以让吕氏家族成员封王,他立刻表示赞同,声称先帝制定的制度原本是为刘家子孙准备的,如今太后拥有最终决定权,她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,随后吕后对他有所放心,他便暗中协助刘家的年轻后代谋求发展。等到吕后去世之后,他迅速与周勃联手,彻底铲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,并且拥立了汉文帝即位,始终没有选错阵营,最终获得了“贤相”的赞誉。
说起陈平这一生,他全靠心智灵活,从未倚仗蛮力。他懂得何时该装作愚钝,何时又该果断行事,如同在钢丝上行走般在各方势力间游刃有余,最终得以安然脱身。倘若以他的人生经历撰写现代职场指南,其内容定能汇编成册,书名已想好——《如何在权势者中如鱼得水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