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都会有懒散的时候,不论从事何种职业,总有一天会因工作的单调感到厌倦,也有时候会因奔波劳碌却毫无建树而失去信心!因此,在职场中,我们必须持续激励自己,为自己鼓劲,增强自信,给自己注入动力。小编特意为上班族准备了十则经典励志小故事,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,从这些故事里获得思考和领悟,借助故事的启示重新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。
强盗师徒
曾经有个年迈的歹徒带着他的门生去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盗窃,结果遭遇了执法部门的缉拿。他们拼命奔逃,险些连内裤都快要跑脱了。最终总算摆脱了警官的追踪,两个人气喘吁吁,直接栽倒在地面上。
过了好一会儿,徒弟的恐惧感慢慢消退了,他感叹道:“师傅啊师傅,倘若这个星球上不存在警察,那该是多么理想啊!”师傅斥责道:“胡说八道!要是警察消失,我们还能有工作吗?”徒弟感到十分困惑。师父表情严肃地表示:你只了解表面,却不知内情啊!试想,要是警察消失,是否人人都会去行窃抢劫?正是因为有这些警察,才阻止了那些有能力的人,我们才有立足之地啊!与他们相比,我们算什么?有何能力啊?我们不过是凭借一点胆量,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,才勉强谋生罢了。有了警察,才有我们的生活啊!没有警察,哪里会有我们安稳的日子呢!
成功人士看起来多么耀眼,但是,你只看见他们光鲜的一面,没有看见他们付出的艰辛,你“只看见他们享受成果,没看见他们承受苦难”,没有看见他们为了成功付出的辛劳、泪水,甚至牺牲!即便,你看见他们承受苦难,你也只愿意做“只享受成果不承受苦难的人”。世上哪里有如此轻易的成功!那个老强盗的做法,我们是可以借鉴的。只要有一点点勇气、自信,就足够用来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障碍。
食人
有两个人以食人为生,他们进入某企业任职,上司告诫道:倘若在单位内实施同类相食的行为,将即刻解雇他们!三个月过去,彼此相安,某日老板突然将这两位唤至私人空间,严厉斥责道:你们非但不听劝阻,反而继续同类相食,自明天起你们无需再来此上班了!这两位食人者打包个人物品准备离开,行至门外,其中一人忍不住向另一人抱怨道:我已多次提醒你,不要吃那些从事劳动的人员,这三个月我们每日吞食一位部门主管,始终未出事端,然而昨天你吞下了一名保洁人员,今日他们便察觉到了我们的行为!
忠诚的狗
小狗汤姆四处寻找工作机会,耗费了大量时间,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,他心情沮丧地跟母亲抱怨,说自己的能力毫无用处,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雇佣他。
妈妈奇怪地问:“那么,蜜蜂、蜘蛛、百灵鸟和猫呢?”
汤姆表示,蜜蜂从事空中服务行业,蜘蛛负责维系网络系统,百灵鸟毕业于音乐学府,因此从事歌唱事业,猫从警校毕业,担任安保工作。这些职业选择与我不同,因为我既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,也没有相关文凭。
妈妈继续问道:“还有马、绵羊、母牛和母鸡呢?”
汤姆表示,马可以用来拉车,绵羊的毛发是制作衣物的重要材料,母牛能够提供牛奶,母鸡会生鸡蛋,这些动物都有各自的用途,然而他自己却没有任何特长。
妈妈犹豫了一下,说道:你既不是在战场上疾驰的骏马,也不是能够产卵的禽鸟,但你不算是无用的东西,而是值得信赖的伙伴。你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,掌握的技能也不多,然而,一颗真挚的情感完全可以修正你所有的不足之处。要记住我的话语,孩子,不管遭遇多少挫折,都要看重你那颗像宝石一样的心,让它展现出璀璨的光芒。
汤姆听了妈妈的话,使劲地点点头。
经过重重困难,汤姆不仅获得了职位,还成为了行政部的负责人。鹦鹉对此表示质疑,向老板反映情况,声称:“汤姆既非名校出身,也缺乏外语能力,怎么能够得到如此重要的岗位呢?”
老板冷静地回答说:“很简单,因为他是一只忠诚的狗。”
弥勒佛
见过寺庙的人都会发现,刚踏入寺门,就能见到笑容可掬的弥勒神像,紧随其后,背后则是面容严肃的韦陀塑像。不过,民间传说中,他们原先并不在同一个殿堂,各自负责不同的寺庙区域。
弥勒佛性情开朗,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,然而他漫不经心,做事丢三落四,又疏于管理财务,导致收支失衡,依然入不敷出。相比之下,韦陀虽然擅长理财,却整天阴沉脸孔,态度过于严肃,使得信众逐渐减少,最终香火冷清,门庭冷落。
佛祖检视供品时察觉到这一状况,便将他们安置在同一座寺庙中,让弥勒佛负责对外联络,热情接待各方香客,因此香火变得非常兴盛,而韦陀公正严明,一丝不苟,则让他掌管账目,仔细审核,在两人的共同协作下,寺庙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在那些善于识人的高人看来,没有无用的家伙,好比顶尖的武艺精湛者,无需昂贵的兵器,随手折断的花枝和飘落的叶子也能伤及他人,这其中的奥妙全在于使用的方法。
多听少说
有个小国前来朝拜,献上了三个外观完全相同的金制品,使皇帝欣喜若狂。但该国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问题:这三个金制品之中,哪一件最为珍贵?
君主尝试了多种方案,邀请玉器师进行查验,测量分量,审视工艺,结果完全相同。如何是好?来使还在等待回复呢。如此广袤的王朝,难道会对这种琐事无动于衷吗?
最后,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。
皇帝邀请使者进入大殿,老臣信心满满地手持三根稻草,先将其置入第一个金人的耳道,那稻草随即从另一侧耳朵显露出来。接着,他将稻草放入第二个金人的口中,稻草直接从其唇间滑落。至于第三个金人,稻草被置入后,竟毫无声息地消失在腹中。老臣由此断言:第三个金人最为珍贵。使者面无表情,表示认同其判断。
这个故事说明,贡献最大的人,不一定是口才最好的人。上天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,初衷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。懂得倾听,是心智成熟者最基础的修养。
习惯
父子二人同住在山里,每日都要赶着牛车往下山去卖柴木。父亲经验更为丰富,掌管着车把负责驾驶,山路坎坷不平,转角更是数不胜数,儿子观察力更为敏锐,总是在即将转向的瞬间提醒道:“父亲,要转行了!”
某次父亲因病未能下山,儿子独自驾车前往,在抵达一处拐弯处时,牛犟着不肯改变方向,儿子尝试了多种手段,下车后一边推一边拉,还用青草引诱它,但牛始终纹丝不动。
究竟发生了什么事?孩子冥思苦想了很久还是不明白,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,他环顾四周确认没人,然后凑近牛的耳朵大声喊道:“爹爹,该改变方向了!”
牛应声而动。
牛凭借本能反应维持生存,而人则依靠惯性度日。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懂得怎样用良好的习性取代不良的习性,当良好的习性不断累积,便会自然而然地拥有美好的人生。
兔子与乌鸦
一只乌鸦栖息在树上,整日无所作为。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,就询问:“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待在那里,什么都不做吗?”乌鸦回应:“当然可以,有什么不可以呢?”于是,兔子就坐在树下,开始放松。忽然,一只狐狸现身了。狐狸奔向兔子……并且将兔子吞食了。
这个故事的启示在于,若想安坐不动,就必须坐得极其高远,而且要做得十分到位。
小鸟与牛粪
一只小鸟正赶往南方避寒,途中遭遇严寒,身体冻结,从空中坠落,掉进一片广阔的田野。小鸟躺在田地中,一头母牛经过,在其身上排泄了粪便。处于冰冻状态的小鸟身处牛粪覆盖的区域,感受到牛粪带来的暖意。这种温暖逐渐让它恢复活力!它躺在那里,感到既温暖又愉悦,很快便愉快地开始歌唱。有只猫在散步时,听到了鸟儿的鸣叫,便上前探查情况。循着声音,猫找到了藏匿在牛粪堆里的小鸟,迅速将它挖了出来,接着就把它给吃掉了!
这个故事的寓意是:
1)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。
2)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。
再者,若你深陷绝境,就请封住你的嘴!
分粥的故事
有七位住户曾同住一处,每日需均分一锅米粥,然而问题在于,该粥每日均显匮乏。
最初,他们通过抽签来决定每天由谁分发粥,每人轮流负责一次。这样一来,在一周的时间里,他们只有当天自己分发粥时才能吃饱。后来,他们改由推举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来负责分粥。然而,权力容易滋生腐败,大家便开始绞尽脑汁去取悦他,甚至行贿,导致这个小团体变得乌烟瘴气,连那位高尚的人最终也未能幸免于腐败。接着人们组成了三人负责分粥的机构以及四人负责评判的团体,不过他们经常彼此诋毁,争执不休,导致粥等到了嘴里已经完全变凉。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:轮流担任分粥者,但每个人都要等其他人选完之后再取剩下的那碗。为了避免分到最少的,每个人都尽量把粥分得均匀些,即便不够公平也只能接受。这样一来大家相处融洽,气氛和睦,日子也一天天变得更好。
人数相同,但资源分配方式不一样,团队氛围就会不一样。某个组织如果存在不良的工作习惯,肯定是制度出了问题,肯定是因为分配不透明不公正,肯定是因为奖优罚劣的规则不严明。制定这样一套制度,是每位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事情。
渺小
战国时候魏惠王由于齐威王破坏了约定,因而打算出兵征讨齐国。担任国相的惠施为了劝阻魏王动武,邀请了都城里一位有才德的人戴晋人。戴晋人拜见魏王后询问道:“对于蜗牛这种生物,大王了解吗?”魏王回答:“有所耳闻。”戴晋人接着说:“蜗牛长着两个触角,左边的触角上有个小国,叫做触氏;右边的触角上也有个城邦,叫做蛮氏。”为了争夺地盘,两个国家发生战争,死了很多人,赢家追击了十五天,才撤军返回营地。魏王不以为然地笑着说:这不是胡编乱造的话吗?戴晋人说:不是胡编乱造的话,你要是不相信,我给你解释清楚:按照您的看法,天下四方有边界吗?魏王说:没有边界。戴晋人接着问:人的心灵走过无边无际的天地,最终又回到人间,能否说这人间微不足道到了几乎看不见摸不着?魏王回答:是的。戴晋人紧接着追问:尘世实在微不足道,如同转瞬即逝的尘埃,魏国不过是这尘世里的一隅,都城只是魏国的一小片区域,君主则是都城里微不足道的存在,与那蜷缩在蜗牛右角蛮氏国的国君,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,又有何异呢?魏王回答:两者毫无二致。
戴晋人离开了。魏王仿佛置身于辽阔无垠的宇宙之中,见不到凡尘俗世,也望不见魏国疆域,领悟到人间烟火和国土疆域的微不足道,体会到刀光剑影和开疆拓土的乏味,明白互相厮杀争夺,最终得到的不过是如同蜗牛角般的一点点地方,实在毫无价值。因此他尊称戴晋人为“大人”,觉得他拥有如此见识,远远胜过那些贤能的先哲。(出自《庄子》)
诚邀您关注原创内容平台 赵民微分享
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
这篇文章是“正略咨询”公众号转载的内容,对里面表达的思想没有持任何偏见,对于其中信息的确实性、可信度或全面性不给予任何正面承诺,不承担文章看法的后果,只是进行信息传递,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。如果传播的信息损害了您的权利或者属于未获授权的发布,请立刻与我们沟通,我们会迅速进行审核和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