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4日 多所高校公布考研初试成绩 这些高校包括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等 同日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
考研国家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这一变化蕴含着什么意义?在这条投入较大的赛道中,学生需要注意些什么?
24日 九派新闻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咨询 他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解读
【1】国家线首次全面下降,专家预测:实际录取分数线会涨
24日,“考研查分”“国家线”等话题登上热搜榜首。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后发现,不同学科的“国家线”出现变化。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等学科的“国家线”在2025年迎来近三年来首次下降。
拿A类考生来说。将2025年分数线和2024年分数线作对比。结果如下表呈现。
所有学科A类考生的国家线都没有上升。其中,经济学的分差最大,下降了15分。文学、理学以及管理学中的两个一级学科分差次之,下降了14分。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程度下降。只有军事学保持持平。
近两年A类考生考研国家线对比。图/九派新闻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称,2025年报考研究生的总人数出现了下降。同时,公布的分数线也呈现出下降态势。不过,他觉得需要将公布的分数线与录取的分数线区分开来看待。他表示:“我觉得真实的录取分数线相较于往年而言会有所提高。虽然在不同专业、不同方向上或许会存在差别。但总体上依旧是呈上涨趋势的。”
【2】专家:AI时代瞬息万变,避免跟风热门专业
公布的分数线呈下降趋势。社交媒体上有“查分查到自己考研全国第一”“学霸情侣双双上岸”等话题被热议。但也有“英语一,我恨你”之类的失利话题。
教育部统计显示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 388 万 硕士预计录取人数为一百多万 考不上是多数人的常态 这催生了“二战、三战、四战”的考生
储朝晖表示 对于考研学生 当下外部世界变化迅速 尤其是AI出现后 可谓瞬息万变 学生应看清自身优势 重新定位硕士在人生中的作用与价值 勿唯学历论 要从多维度 更广阔角度思考 莫只为提升就业竞争力而考研
他强调。要尽可能选择一个方向。这个方向需跟自身潜力相符合。还要跟自身潜力接近。不要跟风去选热门专业或学校。要尽可能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学校。
九派新闻记者:李杨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