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我离校时的薪水是1150元,当时,刚离开大学校园的我们确实非常年幼,完全不清楚自己究竟追求什么。我们明白自己渴望,却无法明确究竟想要什么,甚至可能什么都想要。究竟想要什么,或者是什么都想要,这本质上源于我们内心的主观想法。社会环境并非和善,它不会顾及他人,只关注哪些人适合被选中,哪些人可以被选中,或者说哪些人具备被选中的价值。刚进入社会时,我们或许过于天真,总以为别人会给我们机会。但实际开始工作,经历一段时间后,就会领悟到所有机会都不是别人赐予的,而是需要自己努力争取的。工作环境实际上就是角斗场,要么是经过筛选的晋级,要么就是弱肉强食的较量。
学问精湛固然关键,但除开这些,你独有特质也称作优势,能助你更具竞争力。有时,那些曾被人鄙视的方面,或许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你成功核心要素。我坚信,持续求索中,我们定能在职场前行,开创个人专属天地。世间万物并不会因你而有所转变,然而,我们自身却能够实现根本性的飞跃,如此一来,我们所感知的周遭景象也将焕然一新,毕竟我们的认知范围和观察立场已经彻底改变,我坚信,通过这样的蜕变,我们最终会寻得真正契合自己的领域,就像我们早已是那片天地的一部分。

各式各样的人,各自踏自己的旅程,我们挺胸前行,使周遭适应我们的步伐,我们依照社会的规范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