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连自己都不为自己发声,那你还期待谁来拯救你?”
——《爆炸新闻》
在成年人的职场世界里,我们常常学会了「忍耐」。
怕被说矫情,怕被觉得麻烦,怕被扣上“情绪化”的标签。
于是,明明心里一万个不舒服,却微笑着说:“没事,挺好的。”
反复克制内心的波动,默默忍受,直至某日,几乎连自己都难以辨认了。
《爆炸新闻》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而成,它描绘了美国一家著名新闻频道的三位女主持人如何打破沉默,毅然决然地对抗职场中的性骚扰现象。
这不仅是一场旨在争取性别平等的斗争,而且犹如一面映照出众多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真实面貌的明镜:
言语受限,表达犹豫,技巧匮乏,时间流逝,心中那丝微小的火花即将黯淡。
“忍耐换来的并不是理解,而是更深的委屈。”
在影片里,女主角梅根最初选择了妥协,她担忧失去职业机会,也担心遭受排斥。
当她终于鼓起勇氧行动,站了出来,她意识到,“被注意到”这一过程,本身就是一种疗愈。
?为什么我们总是害怕表达自己的情绪?
?为什么“委屈自己”成了成年人的默认选项?
也许因为,从小被教导要懂事、要大度、要少给别人添麻烦。
或许正是由于,在无数次的倾诉中,我们屡遭忽视、遭受轻蔑,我们逐渐懂得了沉默。
但电影告诉我们,
真正的勇敢并非毫无恐惧之感,而是在面对恐惧时,仍旧坚定地选择为自身的生命而奋斗。
“如果你不说,没人会知道你的伤。”
想想你上一次因为害怕冲突、害怕被误解而选择“算了吧”,
是不是就在不久之前?
那些没能说出口的委屈,藏在了心底,夜深时总会偷偷冒出来。
但请牢记:你无需始终扮演一个无懈可击的“职场良民”,你同样有权获得他人的理解与扶持。
电影最后,梅根选择了辞职,重新出发。
她感慨道:“有些路,似乎命中注定只能独自前行,然而,我至少要坚守自己的尊严。”
确实,并非每个人都能具备公开发声的勇气,然而,至少从现在起,我们能够学习如何倾诉内心的情绪,学会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,不再选择默默忍受。
因为,沉默并不会保护我们,表达才有机会改变一切。
? 你是否也有“忍了太久”的时刻?
?如果可以重来一次,你会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