励志小故事一:抉择
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,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。
后来,大家纷纷议论,有人说他处理得当,毕竟孩子能够再次生育,而妻子却无法死而复生,有人说他行为失当,毕竟妻子可以再嫁他人,孩子却无法死而复生。
我听了众人的说法,心里也觉得困惑不解:倘若只能挽救一条性命,究竟该去救妻子,还是该去救孩子?于是我便去寻访那位农夫,向他询问他当时的心路历程。
他说:没想什么,洪水来了,妻子从我身边经过,我抓住她往旁边的山丘游去,我回来的时候,孩子已经被水冲走了。
人生路上,领悟到农夫的见解,内心感慨,许多关键的选择,其实都这般模样。
励志小故事二:用人之道
进过寺庙的人都会发现,一踏入寺门,首先看到的是面带微笑的弥勒佛,而在他北边,站立着神色严肃的韦陀。
不过据传说,远古时期他们并非共处一寺,而是各自负责不同的祭坛。
这个佛祖生性开朗,总是喜气洋洋,因此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,然而他从不把财物放在心上,做事粗心大意,经常丢三落四,账目也毫无条理,这样一来,开销总是大于收入。
韦陀虽然擅长理财,但整天脸色阴沉,态度过于严厉,导致信众逐渐减少,最终香火完全消失。
佛祖检视供品时察觉到这个状况,便将他们安置在同一座寺庙中,让弥勒佛负责对外联络,热情接待各方香客,因此香火变得非常兴盛。
而韦陀铁面无私,锱珠必较,则让他负责财务,严格把关。
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,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。
真正的智慧在于,善于识人用人的高人眼中,根本不存在无用之人,好比武林中的顶尖高手,无需借助锋利的宝剑,随手折断花草飞掷,也能伤及他人,这其中的奥妙,全在于运用之道。
励志小故事三:鹦鹉
有个人去购买鹦鹉,遇见一只鹦鹉旁边立着牌子,上面写着,这种鹦鹉能够掌握两种语言,标价是二百块钱。
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:此鹦鹉会四门语言,售价四百元。
不知该选哪个了,两只都皮毛亮丽,十分活泼讨人喜欢。那个人来回踱步,难以决断。
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,毛色暗淡散乱,标价八百元。
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: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?
店主说:不。
这人奇怪了:那为什么又老又丑,又没有能力,会值这个数呢?
店主回答: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。
根本准则:该案例揭示,卓越的领导者,未必自身才干超群,关键在于明了倚重他人,懂得授权,明白珍视,借此凝聚比自身更有能力的团队,进而抬高个人价值。相对而言,许多才干出众者却因沉溺于极致追求,凡事亲力亲为,总觉旁人难及自己,最终仅能胜任攻坚专家、业务骨干之类职位,难以成长为领袖人物。
励志小故事四:扁鹊的医术
魏文王向名医扁鹊请教,询问他们家兄弟三人的医术水平,究竟谁更出色一些。
扁鹊答:“长兄较好,中兄次之,我较差。”
文王再问:“那么为什么你较出名呢?”
扁鹊回应说:他的长兄在疾病刚要发作时就进行医治。由于常人不清楚他能在问题显现前就根除病因,因此他的声望没有得到广泛传播;他的二哥在疾病刚开始发展时就着手治疗。
人们普遍认为他只擅长处理些微的病症,因此他的声望仅限于家乡一带。而我则是在病情十分危急的时候出手诊治。大家都能亲眼目睹我在人体脉络中穿刺放血、在体表涂抹药膏这类复杂的治疗过程,所以都认为我的医道精湛,由此我的名声远扬四海。
根本原则:事后的管理不如事中的管理,事中的管理不如事前的管理,可惜在职场里,许多事业的管理者都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,等到错误的判断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才想办法补救。而即便请来了声望很高的外部专家,情况也往往无法挽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