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听闻过“考霸”这个称号?它所指代的是那些频繁参加各类考试,且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的杰出人才。
戴瑞芬
张晓堪称考试高手,对考试有着非凡的才能。大学毕业后,他成为了机关单位的一名普通职员。机关领导深知张晓在考试方面的出色能力,每当单位举行考试,都会将试卷交给他,请他代为完成。
张晓不敢有丝毫懈怠,首先着手完成书记和局长的试卷,接着又着手处理副书记和副局长的。待领导们的试卷一一完成,他的双手已是疲惫不堪,几乎无法再抬起,这才接过自己的试卷,却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,勉强开始写作。
领导多次表扬张晓在考试方面表现优异,然而却始终未对他进行晋升。与此同时,与张晓同期加入单位的同事,他们纷纷晋升为科长或主任,而张晓仍旧只是担任着秘书的职务。
张晓深感困扰,某次醉酒之际,向一位资深同事抱怨道:“老李啊,我除了和他人一样辛勤工作,还额外协助领导备考,可是在晋升之时,领导为何从未将我纳入考虑范围呢?”
老李已经醉意朦胧,他带着几分酒气说道:“你之所以如此出色,全因你在考试上表现非凡。”张晓一脸困惑:“我相较于他人表现更佳,理应得到晋升的机会。”
老李轻拍张晓的肩头,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:“张老弟,你都三十好几的人了,怎么还是这么孩子气?”“孩子气?”张晓听后愈发困惑,“我哪点显得幼稚了?”
老李无奈地直言:“若是对你进行晋升,那么谁将协助领导应考?”张晓反问:“难道就没有其他秘书可供选择?”
老李呵呵一笑说:“别人不如你会考试啊!”
张晓回想起单位里的情形,发现确实如此,那些表现优异的同事往往难以获得晋升机会,反而是那些表现一般的人却接连得到提升。张晓对此深感懊悔,未能及早向老李求教,于是他下定决心,也要成为一位平凡无奇的员工。
自那以后,张晓在干活时总是随波逐流,甚至在协助领导应考时,还特意故意答错了一道题目,以免领导过分纠缠于他的错误。
不久之后,局长便与张晓进行了交流。张晓心中充满喜悦,误以为领导终于打算晋升他。然而,当他踏入局长的办公室时,却遭遇了失望。局长并未提及晋升之事,反而对张晓的工作态度提出了批评,指出他近期的表现不如以往专注,甚至在考试中犯了一个错误。
离开局长办公室之后,张晓转向老李寻求解答:“为何他人工作多年,看似平凡无奇,却未遭受指责,甚至还有人得到晋升,而我仅仅随波逐流短短半月便受到指责?即便我在协助领导考试时答错了一题,按理说也应当比他人出色,但局长为何对此不悦?”
老李笑着说道:“别人原本就平凡无奇,既不擅长考试,领导也从未对他们有过过高期望,自然不会对他们有所指责。而你以前一直表现卓越,如今却变得普通,领导自然会对你提出批评。”
张晓带着疑惑的口吻提问:“那些工作表现优异的人,难道就只能默默耕耘,永远无法获得晋升的机会吗?”
老李沉思片刻,点了点头,说道:“大概如此。不然单位中怎会聚集了众多平凡之辈?他们的实力或许并不逊色于你,只是他们不愿意显露出来。若是答错一题就要被处死,那么恐怕人人都能考得比你更好,至少不会比你差。”
老李的话语如同利针猛刺气球,瞬间让张晓的情绪跌落谷底,他不禁感慨:“如此一来,我在单位还有什么前进的动力呢?”
那晚,张晓向妻子转述了老李的观点。妻子早有此想,认为男子汉理应外出历练,便趁机对丈夫提议:“你不是有个做老板的朋友吗?不妨去他那看看,或许能找到更好的机会,不如就放弃这个公务员职位吧。”
妻子提及的那位名叫罗伟坚的朋友,曾是张晓的校友,自十年前赴上海发展,现已成为某公司的高层管理者。张晓在深夜紧急与罗伟坚取得联系,渴望听取他的建议。罗伟坚回应道:“你本应早些行动,我随时都欢迎这位老同学的到来。”
张晓直接问:“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,你能给我多少工资?”
罗伟坚说:“底薪一万二,干得好还有提成。行了吧?”
张晓的月收入在单位里尚不足三千,他喜形于色地表示:“太好了,从下月起,我将加入贵公司。”
次日,张晓踏入办公室着手整理抽屉,心中已有离职的打算,打算领完本月的薪酬后便离职。正此时,主任随手扔给张晓几份试卷,催促道:“赶紧完成,明日需上交至普法办。”张晓定睛一看,原来这些试卷是用来参加普法考试的。
十数年间,张晓屡次协助领导应考,然而这一次,他心中却生出了厌倦之意。他将试卷带回家中,竟未落笔一字,直接将其丢弃于垃圾桶内。妻子见状,不禁好奇地询问:“为何全部都扔掉了?”
张晓满不在乎地说:“过几天我就辞职了,不用帮领导考试了。”
妻子轻声一笑,提议道:“你何不趁此机会,给领导们来个终极考验,故意将他们的答案都答错,确保每位领导都拿到零分。”
张晓摇摇头说:“不帮他们写就算了,不能害人家。”
妻子气愤地反驳道:“这怎能算作是害?那些领导向来连字都不写,理应每次考试都拿零分。这些年来,你为领导代考过多少次?就算你给他们搞上几十个零分,也丝毫不过分。”
张晓认同妻子的观点,于是将试卷从垃圾桶中取出,逐份仔细填写。他本人将答案填写准确无误,而针对几位领导的试卷,则刻意将每道题的答案都写错。试卷完成后,他立刻将本人及领导的试卷一同送往普法办公室,以防途中有人擅自帮领导修改答案。
数日后,张晓主动拨通了普法办的电话,询问此次考试成绩。他首先询问了自己的得分,对方告知他是一百分,这结果完全符合张晓的预期。随后,他转而询问领导们的分数,特意问道:“咱们单位的领导是否也都得了满分?”对方立刻激动地回应:“你们单位的领导人人都是零分!”
张晓心情愉悦至极,正打算结束通话,却没想到对方紧接着说道:“不过,他们对贵方领导的赞誉有加。”
张晓对得分如此低却评价颇高的现象感到十分不解,于是好奇地问道: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对方耐心地阐述道:“考出零分实属不易。此次考试全为选择题,即便是个愚者,随意乱答,至少也能拿到十几分。唯有那些知识功底深厚,对试题了如指掌的人,才能故意答错每一题,从而获得零分。坦白说,全部答错比全部答对更为艰难,这个零分甚至比一百分还要珍贵!你们领导堪称真正的考试高手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