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,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按照1比1.2或1比1.1的比例确定,这一过程主要由计算机完成。学校会对达到这一分数线的所有考生进行审核,随后将超出名额的10%至20%的考生资料退回省招生办公室。所以,达到调档线的考生并不保证能够被最终录取。
特点介绍播报
院校调档分数线,亦称投档分数线,具有一个显著特征,即在相同批次录取的众多院校中,其分数线存在差异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各校的生源质量。生源质量较高的院校,其投档分数线往往远超控制分数线;而生源质量较差的院校,其分数线则相对较低。然而,无论如何,其分数线不得低于同批次录取的控制分数线。
建档线,顾名思义就是建立档案的分数线。高考中,众多考生注定无法踏入大学校门,为提高工作效率、减少不必要的劳动,招生部门并未对所有考生的资料进行全面归档。通常在高考分数揭晓之后,各地会依据本地考生的成绩表现,结合招生名额及历年录取情况,预估出一个大致的分数线,这个分数线用于筛选需要建立档案的考生,以便后续录取工作,称之为建档线。档案线之上的考生存在被录取的可能性,因为他们的档案已经全部建立完整;而档案线之下的考生,由于几乎没有被录取的希望,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再设立高考招生档案。
全国差异播报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会独立设定各自的最低录取分数线,这些分数线因地区条件不同而可能存在较大差异,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甚至可能超过100分。通常情况下,录取分数线会略高于招生计划数,大多数情况下,这个比例在1.1至1.2倍之间。全省考生会根据考分高低进行排序,当排到达到招生计划数的人数时,该分数即为当年该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