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6月23日开始,全国各地高考成绩相继揭晓,随之而来的是志愿填报环节的启动。到目前为止,内蒙古、上海、云南、江西、吉林、宁夏等省份已经相继发布了本年度高考各个批次的录取分数线。
新闻多看点
NEWS MORE
2023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正在进行
高考成绩揭晓之后,各省市将陆续步入招生录取流程,考生们开始着手进行志愿的填写。在这期间,从22日到28日,教育部旗下的“阳光高考信息平台”举办了名为“2023年高考网上咨询周”的活动。
在活动期间,该平台将推出文字互动问答以及视频直播两种交流形式,并激励各大高校广泛运用视频直播手段进行招生推广与咨询服务。考生们可以通过“阳光高考信息平台”的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以及小程序等渠道,参与此次咨询周的活动。
教育部发布最新全国高校名单
最近,我国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全国高校名录,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6月15日,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总数达到了3072家,具体包括:普通高校2820家,其中本科院校有1275家,高职(专科)院校有1545家;此外,成人高校共有252家。
识别二维码,可查询高校
近期,一些不法分子精心策划了各式各样的诈骗手段,将魔爪伸向了考生及其家长。这份防范诈骗的指南请务必保存好。
保护隐私!这些物品别乱晒
准考证
如果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,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复制。
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
这类照片会暴露考生号、姓名等重要隐私信息。
高考志愿表
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志愿填报表都不要晒出来,以防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。
录取通知书
录取通知书的详细内容不宜公开展示,以免导致个人信息如姓名、身份证号码、准考证号码以及考生编号等被他人获取。
警惕志愿填报“套路”骗局
谎称“计划外招生”
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证件等手段,打着高校自主招生、定向招生的旗号,谎称掌握所谓的“内部指标”和“机动指标”,声称能确保考生被保送至重点高校,或让未达本科线的学生也能就读本科院校,借此骗取钱财。
高考招生录取均通过官方渠道实施,严格依照已发布的招生方案进行,绝无所谓的“内部名额”,且不会向家长索要额外的高额费用,诸如保证金、录取费、指标费等。
高价指导报志愿
在电商平台输入“高考志愿填报”关键词,结果众多机构宣称能提供相关咨询服务,收费动辄数千。然而,这些辅导机构的教师资质和专业水平难以核实。众多学生反映,尽管投入不菲,但实际收益却相对较少。
考生在寻找志愿填报指导时,应优先考虑官方和权威机构提供的服务,同时要高度警惕那些打着“高价志愿填报指导”旗号的个人或校外培训机构可能设置的诈骗陷阱。
各地高考成绩相继揭晓。在众多院校和专业中,我们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目标?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怎样的?在填报志愿时,我们应如何借鉴历年的录取信息?“冲、稳、保”策略又有哪些实际可行的建议呢?
央视新闻的《为你参“考”》节目正在实时播出,您只需点击文章结尾处的“阅读原文”链接,即可获得来自5省考试院、40家高校招生办公室以及70位资深学长学姐的独家指导,他们将为您梳理考试要点,并解答您的疑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