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故事的价值远非十个道理可比,与其阐述那些宏大的教义,不如借助一个简短的案例来启迪人心。
你离职时会编造哪些借口,内心想法如何,是应当先付出还是先索取?这五个小故事都能提供相应启示。
1、A对B说:“我要离职,我太讨厌这个公司了。”
B表示非常支持,认为这家公司需要受到惩罚,不过当前时机并不合适。
A说:“怎么说?”
B表示现在你离开,企业受的影响并不严重,对它来说你多一个或少一个都差不多;而你本身不具备能力去应聘更优越的职位,倒不如抓住这个时机多拓展一些客户,成为企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,届时离开将会对企业造成沉重打击!
A认为B的见解十分中肯,因此勤奋投入工作,一年时光过后,成功吸引众多忠实顾客,公司对他十分看重。
B再见A时说:“你现在想走可以走了哦。”
A表示,愚钝之人才会离开,难得遇到这样的时机,即将出任总经理的助手。
体会:若打算离开,应先评估自身能力在别处是否具备优势,企业是否会争取你,倘若并非如此,便是在浪费光阴。
常言道,若难获利金钱,便该获取学问;若学问难求,便该积累体验;若体验匮乏,便该磨砺心性,唯有先投入,方能有所得。
一个新钟被安放在两个旧钟的两侧,其中一只老钟对它说道:开始你的任务吧,你需要行走320万趟,我担心你难以承受这样的负担。
这怎么行,三十二万次那么多,我实在完成不了,太艰巨了!新钟面面露难色地表示。
另一只老钟讲,不要信他瞎讲,不用管几百万回,只管每天走就是了。
新钟将信将疑地询问:每日只需行走即可吗?为何他描述得如此骇人,新钟便着手尝试。
新钟不去理会那320万次,每天发出规律的声响,一年后,它正好完成了320万次跳动。
体会:一旦面对一项工作,许多人先看到最后成果,心里便喊“太艰巨了,我不行”,还没着手,内心就产生放弃念头。
然而哪怕每日只完成少许,最终也能累积成显著进展,因此职业中,不仅需要持之以恒,更不能轻视任何细微事务,还应当擅长将大计划细化为可执行步骤。
3、有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,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。
第一个人回答说:“没看到我在砌墙吗?”
第二个人回答说:“我在建一座高楼大厦。”
第三个人回答说:“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。”
岁月流逝,第一个人依旧在从事砌砖工作,第二个人则开办了建筑工程企业,第三个人则执掌了整座城市的行政权。
人的思想境界高不高,眼界宽不宽,决定了他的发展空间有多大。优秀的人,通常能洞察更广阔的领域,而能力有限的员工,总是局限于眼前的小事,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距。
有一个男孩儿,他的母亲领着他去食品店采购物品,店主看到他,觉得他十分讨人喜欢。
老板拿出一罐糖果,让小孩拿糖吃,小孩既不推辞也不应允,反复几次后,老板便亲自抓了许多糖塞进他口袋里。
返程途中,母亲询问他,为何先前上司请你取糖时,你并未取用,却坚持要等上司亲自取来,这个行为令人费解
那孩子讲道:若是自己取,因为手比较小,能拿到的数量有限;而老板的手宽大,他抓到的肯定远超自己。
领悟到评估自身能力,并明白如何借助实力更强者实现目的,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现。
因此,在职业活动中,与能力出众者协同,懂得适时借助他人力量,能够显著提升效率。
有位客人下榻于一家五星级的酒店,享用了酒店提供的免费早餐,接着他打算购置一些水果,以便带回自己的住宿空间。
去餐馆一打听,一份水果价格高达数百元,让他感到震惊,觉得“太昂贵了,究竟是什么水果如此昂贵,看起来和外面售卖的没有区别”。
他急匆匆赶往街边的鲜果摊,购得一些,节省了数百元,他暗自庆幸,幸亏房租由单位承担,否则单是此费用,便足以耗尽他全月的收入。
同一种水果却标价不一,是由于售卖地点不同,前者位于高档酒店,后者在一般商店。
体会:一个人的价值,主要取决于他的才能,其次就是他所处的环境,越优越的环境,他的价值就会相应提升;而在普通的环境中工作的人,往往不被重视,因此选择一个有前景的环境至关重要。
切记不要把大平台所提供的条件当作自己的资本,一旦脱离那个环境,你便会一无所有。
故事里头有虚构成分,不过其中的真谛确凿无疑,我们有时候会陷入认知局限,因此不妨参考他人的观点来审视事物。
职场不易,且行且珍惜。